博碩士論文: 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公私協力:以南投縣國姓鄉「鹿神祭文化活動」為例=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nd Local Culture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Formosan Sambar God Festival in Guosing, Nantou
- 作者:彭雅絹(Peng, Ya-Juan)(研究生)
- 其他作者:陳俊明(Chen, Chun-Ming)(指導教授)
- 語文:中文
- 出版者:東海大學
- 系所名稱: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 學位類別:碩士
- 出版日期:2011
- 畢業學年度:99
- 頁數:172
- 關鍵詞:地方文化產業、公私協力、新公共服務、鹿神祭、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Local Culture Industry、New Public Service、Formosan Sambar God Festival
摘要:
國內諸多鄉鎮在政府政策推動及扶植下,依其地方文化產業之特性,陸續推動一年一度的地方文化產業活動。而南投縣國姓鄉內鹿神祭文化活動,也試圖以此活絡當地的產業發展,並營造榮華似錦之景象。
公部門與私部門在地方文化為主的活動系絡裡,運作出合作的機制。各地的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情形皆不相同,公私部門如何因應地域文化差異、關注人士背景與產業需求的不同,於其間覓得最合適的協力關係模式,將是推動地方文化產業活動時,所面臨的重要議題。為了解公私協力的運作模式,本研究欲釐清公私協力模式的內涵,包含「公私協力」的意義及協力模式。瞭解公私部門在推動地方文產業活動中扮演的角色為何並且如何影響著其合作模式,藉由其功能性及所改善面臨之困境,探討出其永續經營的可能性。
本研究之目的有五:一、探討「南投縣國姓鄉鹿神祭文化活動」的由來。二、瞭解公私部門在推動地方文化產業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三、瞭解公私部門在推動地方文化產業過程中的互動模式。四、瞭解公私協力關係於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中所遇到的困境。五、對國姓鄉公私協力發展地方文化產業方面,提出永續經營之方向與建議。以次級資料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對欲了解的問題,做多方的資料蒐集及分析。以南投縣國姓鄉鹿神祭文化活動為研究範圍,探討公私協力關係與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訪談對象包含國姓鄉公私部門主要領導者或承辦人共九位。
研究中發現:一、地方文化產業應包含地方產業及地方文化。二、各司其職、相互合作的公部門及民間組織。三、新公共服務為公私協力之核心價值。四、創意是地方文化產業前進的動力。五、經費來源僅地方文化產業永續發展之其中一環。公私協力執行成功之模式有三:以互動的干預程度分類屬「合夥式」;以權力與資源的分享情形分類屬「合作型」;以互動的層級結構分類屬「公私部門水平融合互動模式」。
研究建議:壹、對公私協力治理面向的建議:一、人為公私協力治理之樞杻;二、私部門的參與應廣泛化。貳、對地方文化產業面向之建議:一、地方文化產業之永續性:在產業部份需做到品質之提升;二、公私部門的首長需更深謀遠猷高瞻遠矚;三、組織/組際學習。參、對後續學術研究面向之建議:一、組織行為之探討;二、策略規劃之探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南投縣國姓鄉簡介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5
第一節 地方文化產業 15
第二節 公私協力 29
第三節 地方文化產業及公私協力相關研究 4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69
第一節 研究流程 6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7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74
第四節 訪談內容規劃 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85
第一節 國姓鄉的地方文化產業 85
第二節 「鹿神祭文化活動」 89
第三節 「鹿神祭文化活動」中的公私協力 110
第四節 以新公共服務視野檢視「鹿神祭文化活動」之公私協力關係 1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9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45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46
參考書目 153
附錄一、公部門(南投縣國姓鄉公所)訪談題綱 165
附錄二、私部門(南投縣養鹿協會)訪談題綱 167
附錄三、私部門(休閒農業觀光文化策略聯盟)訪談題綱 169
附錄四、私部門(文史采風協會、客家文化協會)訪談題綱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