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首頁>檢索服務>詳目式

全文限國圖網域開放

圖書: 七欠:港尾客庄開拓史跡暨武術傳奇

圖片說明
  • 作者:廖良元(著)
  • 語文:中文
  • 出版地:雲林縣
  • 出版者:詔安七欠文化發展協會出版、雲林縣崙背鄉東興國小發行
  • 出版日期:2011
  • 頁數:230
  • ISBN:9789868736603
  • 主題:生活技藝-其他日常生活技藝
  • 關鍵詞:客家、歷史、武術
  • 國家:臺灣

    目錄:請點選以下目次顯示內容

    第一章 從七欠到七崁之始末 頁1-7
    1-1 七欠聚落之形成 頁8
    1-2 「七欠」與「七崁」的原由 頁8
    1-3 「七欠」一詞之鐵證 頁9
    1-4 老師父談七欠情 頁9-10
    1-5 七欠原由耆老說 頁10-14

    第二章 溯源七欠、七嵌、七崁論 頁15
    2-1 編修族譜,功德無量 頁16
    2-2 歷代張廖氏大族譜 頁16
    2-2-1 第一本張廖簡氏大族譜(48年,族訊) 頁16
    2-2-2 第二本廖氏大族譜(55年,族訊) 頁17
    2-2-3 第三本廖氏大族譜(58年) 頁17-18
    2-2-4 第四本廖氏大族譜(68年) 頁18-19
    2-2-5 第五本廖氏大族譜(81年) 頁19-20
    2-3 扭曲事實,一錯再錯 頁20
    2-3-1 專訪港尾耆老未照實寫 頁20-21
    2-3-2 港尾被誤為五欠 頁21-22
    2-3-3 只有白買,無白馬事件 頁22-23
    2-3-4 七欠史蹟一錯再錯 頁23
    2-3-5 還原歷史真相之用意 頁24
    2-4 重申七欠、七嵌、七崁意義 頁24-25

    第三章 七欠分布與史蹟探討 頁26
    3-1 七欠順位的依據 頁27
    3-2 七欠的村落分布 頁27-29
    3-3 從「賣屎」看漳泉鬥 頁29-31
    3-4 回頭屋來惠由來 頁31
    3-5 白買事件之始末 頁31
    3-5-1 靜海起浪隨波流 頁31-32
    3-5-2 鍾廖心結情難解 頁32-33
    3-5-3 七欠無奈築共業 頁33-35
    3-6 族譜七欠相異點 頁35-37

    第四章 開嘴獅金獅王之由來 頁38-41

    第五章 專訪官陂宗親談祖祠 頁42
    5-1 大陸宗親來訪寒舍 頁43
    5-2 詔安祖祠-禋成堂 頁44
    5-3 文革前(只有三條祖訓) 頁44-45
    5-4 文革後到開放探親之間(一片廢墟) 頁45
    5-5 七欠宗親捐資重建禋成堂 頁45-46
    5-6 重建禋成堂的根據-臺灣提供之族譜 頁46
    5-7 現金大陸祖祠資料由臺灣提供 頁47

    第六章 西螺七欠稱名之淵源 頁48-50

    第七章 金觀七欠順位之排序 頁51-54

    第八章 學者探討七欠之真義 頁55
    8-1 七欠之地理範圍 頁56
    8-2 七欠之歷史淵源 頁56
    8-3 七欠部落之開拓史 頁56-57
    8-4 七欠與詔安家族 頁57-58
    8-5 七欠意義與更迭 頁58-60
    8-6 飲水思"欠" 頁60-61

    第九章 遇見族譜編著專家-廖繼三 頁62
    9-1 七欠有力的證人:廖繼三 頁63
    9-2 祖規原有三條 頁63-64
    9-3 "七嵌"原名為"七欠" 頁64
    9-4 族譜七欠順位排列錯誤 頁65
    9-5 只有白買事件 頁65-66
    9-6 飲水思源,歷史史蹟應儘慎查證 頁66

    第十章 宗親福州中武舉 頁67-70

    第十一章 港尾順天宮沿革簡誌 頁71
    11-1 港尾順天宮沿革 頁72
    11-2 港尾順天宮事蹟 頁73-79

    第十二章 七欠雙傑之丹藥傳奇 頁80
    12-1 研毒驅匪護七欠 頁81
    12-2 毒藥之威令人懼 頁81
    12-3 祈求上蒼有子嗣 頁82
    12-4 五房死因毒藥絕 頁82-83
    12-5 研毒宗親之感慨 頁83-85

    第十三章 七欠港尾武術之傳奇 頁86
    13-1 先祖渡海墾七欠 頁87-88
    13-2 詔安信仰關帝爺 頁88
    13-3 宗族聯防禦盜匪 頁89
    13-4 武術之祖金星師 頁89
    13-4-1 師父覓徒有遠見 頁89-91
    13-5 第一代高手門徒 頁91-92
    13-5-1 武狀元授命差巡 頁92
    13-5-2 納廣旺割展神威 頁92
    13-5-3 武野館金獅連陣 頁92-93
    13-6 第二代高手門徒 頁94
    13-6-1 地 公神廖子等 頁94-95
    13-6-2 廖五房廖經傳奇 頁95
    13-6-3 廖寸解藥綠豆篁 頁95-96
    13-7 第三代高手門徒 頁96
    13-7-1 七欠名師阿浪師 頁96-97
    13-7-2 結緣大師黃海岱 頁97-98
    13-7-3 高徒揚名拳頭巢 頁98
    13-8 開口獅之發源地 頁99-100
    13-9 港尾武藝現代傳承 頁100-105

    第十四章 閒聊武野館之傢伙頭 頁106-109

    第十五章 金獅連陣 頁110-111
    15-1 行盤〈禮拳〉 頁112-113
    15-2 拳母〈三步理〉 頁114-115
    15-3 合仔 頁116-119
    15-4 三賜 頁120-121
    15-5 三挫 頁122-123
    15-6 相隨 頁124-127
    15-7 二撩 頁127
    15-8 早期七欠老師父操拳練武、強身健體之藥物 頁128
    15-9 金獅連陣 頁129-133

    第十六章 再論欠字之真實意義 頁134-137

    第十七章 綜觀七欠史跡話當代 頁138-141

    第十八章 七欠傳唱-詔安客語創新歌謠 頁142-164

    附錄 頁165
    附錄一 詔安客語童謠 廖偉成 頁166-174
    附錄二 雲林縣詔安七欠文化發展協會簡介 頁175
    附錄三 廖子等戶籍謄本 頁176
    附錄四 廖來好戶籍謄本 頁177
    附錄五 廖寸戶籍謄本(含其孫 廖萬志) 頁178
    附錄六 廖浪(阿浪師)戶籍謄本 頁179
    附錄七 廖玉柱 四門連環 頁180
    附錄八 廖玉柱武術表演 白鶴飲水 頁181
    附錄九 廖玉柱武術表演 齊眉棍 頁182
    附錄十 黃次雄武術表演 頁183
    附錄十一 廖天送武術表演 踢子 頁184
    附錄十二 廖明夫武術表演 頁185
    附錄十三 廖進茂武術表演 頁186
    附錄十四 廖新三武術表演 水火功 頁187
    附錄十五 廖新三武術表演 雙龍搶珠 頁188
    附錄十六 鍾水足武術表演 頁189
    附錄十七 廖仙員武術表演 七步戰拳 頁190
    附錄十八 廖仙員武術表演 齊眉棍 頁191
    附錄十九 廖英雄武術表演 頁192
    附錄廿十 廖次雄武術表演 頁193
    附錄廿一 廖進輝武術表演 丈二槌 頁194
    附錄廿二 廖進學武術表演 頁195
    附錄廿三 廖賢同武術表演 頁196
    附錄廿四 廖富本武術表演 頁197
    附錄廿五 廖仙員武術表演 棍法 頁197-198
    附錄廿六 廖義夫武術表演 頁199
    附錄廿七 廖俊郁武術表演 大刀 頁200
    附錄廿八 廖天送 廖英雄 械對 頁201
    附錄廿九 廖健廷武術表演 頁202
    附錄三十 廖書烽武術表演 單刀 頁203
    附錄三十一 新生代武術表演 頁204
    附錄三十二 友館 陳明賢 老師傅 武術表演 頁205-206
    附錄三十三 七欠武術傳奇故事:第一港尾,第二句尾 頁207-216
    附錄三十四 納廣師 頁216-217
    附錄三十五 酬神賽願(還神還願) 頁217-218
    附錄三十六 客家原鄉詔安縣簡介 頁218-219
    附錄三十七 詔安客家人在臺灣的開墾與分佈情形 頁220-226
    附錄三十八 資料提共者與編輯團隊 頁227
    後記 七欠有感 頁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