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首頁>檢索服務>詳目式

全文網際網路開放

研究成果: 在傳統與變容之間—屏北、南隆、六龜三地客家村落的文化考察

圖片說明
  • 作者:賴旭貞(申請)
  • 語文:中文
  • 出版地:臺北市
  • 出版者: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出版日期:2007
  • 頁數:87
    • 主題:聚落-近代宿舍及眷村等
    • 關鍵詞:武洛、六龜、南隆
    • 國家:臺灣
    • 城市:高雄縣、屏東縣

      摘要:

      本研究內容主要的結構核心是從屏北地區的里港鄉武洛聚落和美
      濃在日治時代開墾的新生地——南隆地區,以及較深入山區與當地的原住民、平埔族等族群接觸頻繁的六龜等地,亦即是六堆之中屬右堆的範圍,其間點狀錯落分布的數個客家聚落的開發歷程與歲時祭祀慶典等社會活動構成的考察。嘗試將焦點轉移至傳統六堆範域周邊的客家聚落之歷史社會型態的變化,期能具體顯現六堆地域性和多元化的客家樣貌,以作為重新描繪整個六堆客家實像之底本。
      基於上述考察宗旨,第一章的內容是針對歷來六堆研究的回顧與
      相關問題的提出。換言之,即是重新整理目前為止的六堆研究之軌跡與反映出的諸問題。在六堆研究的軌跡方面,分別探析了以日人伊能嘉矩為首的四個論說,解明其對日後的六堆研究所烙下的深刻痕跡。
      就伊能的部分而言,其為六堆研究豎立了兩個指標性的立說。其一是大略標明出六堆範圍的所屬聚落,另一則是六堆客家最初的移墾路線建立。
      第二個論述為日治時期任職於內埔公學校的松崎仁三郎校長所編
      的《嗚呼忠義亭》。其書的內容,主要為自清朝到日本初接收臺灣之際,全臺屢屢發生的民亂和相關史蹟。而與六堆相關的記述,則有六堆的簡述和歷任六堆民兵團的總理、副總理們的小傳,以及忠義亭在日治時期的現況紀實。其中,關於六堆的移墾進程或六堆組織仍延續伊能嘉矩的說法,而對六堆所屬聚落則是較伊能嘉矩更為詳盡完整地列出一百零七個庄名,甚至比伊能嘉矩所概算的一百零六個庄多出一庄。無論其根據為何,對日後六堆歸屬界線的研究有極大助益。第三之論著即是四十多年前由萬巒出身的鍾壬壽先生所主編的《六堆客家鄉土誌》一書,其稱得上探尋六堆歷史人文面貌必讀的教科書。此書影響最鉅的,莫過於是關於六堆發源地和移墾路線的假說。其一方面上承伊能嘉矩所謂的初居臺南東門外之說,一方面下啟至今仍堅固難移的萬丹濫濫庄為六堆發祥地之說。第四則為石萬壽之〈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一文。基本上,其文所勾勒的六堆移墾圖像,仍是以鍾壬壽之說為藍本,即是以濫濫庄為發源地,分成北、中、南三條移墾路線。並且更詳細地拼湊與還原六堆所屬之十三大庄名及六十四小庄名。循上諸說,不論是六堆入殖的時間,或移墾路線的建構,或六堆發源地之說,在在都指向了實證不足而導致立論薄弱的六堆研究之現況與窘境。
      第二章嘗試探析屏北地區點狀錯落於閩南村落間的客家聚落的墾
      殖過程,以及其在祭祀層面的文化展現。本章即以被視為右堆搖籃地的武洛聚落為個例考察對象,而聚焦於重新檢索武洛地名的由來和客家入墾武洛的梗概,以及武洛所舉行的一如六堆傳統鄉村祭祀之做福與完福的祭祀表現。由此得出,武洛自清康熙以來的漫漫歷史長河中,所處於以客家孤島之姿與閩南文化交會的特殊位置。更因此,展現出武洛兼具傳統與變化的多重面貌。
      第三章則是將視野拉至右堆拓墾線的東北側的六龜,以及較美濃
      晚開發的南隆地區。在六龜方面,除了究明新寮、新威等客家村落的歷史動向外,並嘗試探尋客家與其地平埔族群相遇之後的文化流動與界線。當時的墾殖界線,應在原是平埔聚落,而今已屬客家村落的新興村之二埤(二坡)。同時,亦藉由新威勸善堂的打醮祭祀活動掠影,一窺新寮、新威、新興三村的聯結關係和文化表現。而南隆地區的開發概況,以1909 年南隆農場開設為時間劃界,在其以前有來自鄰近美濃、屏東等地的客家所開墾的手巾寮、金瓜寮、吉洋庄、和興庄、清水港庄等村落。其後南隆農場的進駐,加之政府水利的整治,讓此地區呈現一新生地之姿,除了吸引來自當地周邊的客家,諸如美濃、六龜的客家人(包括六龜的少數平埔族人),以及屏東方面之高樹、內埔等地的客家和里港的少部分閩南人,更有南隆農場遠至北部的新竹、苗栗所召募的客家,一同齊聚於此新天地。並藉其地之祭義塚活動,觀察來自台灣南、北客家的文化交會與延伸。
      終章即是透過武洛、六龜、南隆三地的客家多元樣貌展現,總論
      客家的原像表現在傳統與變容之間。

      目錄:請點選以下目次顯示內容

      摘要 頁a2-a5
      目次 頁1
      表次 頁2
      圖次 頁3-4
      序 言 頁9-10
      第一章 六堆研究的軌跡與諸問題 頁11-26
      第一節 六堆研究的軌跡 頁11-21
      第二節 六堆研究的諸問題 頁21-26

      第二章 右堆的起始——屏北之武洛聚落 頁27-52
      第一節 武洛的墾殖 頁27-41
      第二節 武洛的做福與完福 頁42-52

      第三章 右堆的擴展——六龜與南隆地區 頁53-80
      第一節 六龜客家的墾拓與打醮 頁53-70
      第二節 南隆地區的開發與祭義塚 頁71-80

      終 章 在傳統與變容之間 頁81-83
      參考書目 頁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