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首頁>檢索服務>詳目式

全文網際網路開放

研究成果: 新竹峨眉地區的拓墾與社會發展(1834-1911)=Recla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Tribal Society in the Emei Region, Hsinchu (1834-1911)

  • 作者:吳憶雯(Yi-wen Wu)(研究生)
  • 其他作者:陳哲三(Che-san Chen)(指導教授)
  • 語文:中文
  • 出版者:逢甲大學 
  • 系所名稱:歷史與文物管理所
  • 學位類別:碩士
  • 出版日期:2008
  • 畢業學年度:96
  • 頁數:222
    • 主題:聚落-其他
    • 關鍵詞:家族、族譜、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隘墾、金廣福墾號、地方社會、新竹峨眉地區、Local society、Clan、Family tree、Emei region、Reclamation、Taiwan Soutokufu Archives、Chin Kuang Fu organization、Hsinchu County
    • 國家:臺灣
    • 城市:新竹縣
    • 地點:峨眉鄉

      摘要:

      本論文旨在說明1834-1911年,位於今新竹縣的峨眉地區,在金廣福墾號帶領下,其聚落社會的發展歷程。藉由移民拓墾的路線與聚落的發展可以得知,漢移民在本區設隘開墾的過程中,深受地理環境與物產資源的天然條件與背景的影響。本文從土地經營的方式、經濟生活型態與宗教信仰三個層面,論述逐漸形成之具有移墾特色的漢人社會。在瞭解了社會發展的背景之後,本文進一步透過《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中的鬮書以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典藏的族譜資料之量化分析,來討論峨眉地區的家庭結構與類型,以及影響家庭結構之「分家」與「繼承」的情況,藉以瞭解組成社會的基礎單位──「家庭」的組成與演變。最後,並以富興曾家、赤柯坪黃家與富興楊家為例,探討主導清代峨眉地方社會的家族形成,以及個別家族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
      The study’s goal is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a tribal society from 1834 to 1911 in the Emei region, Hsinchu Count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 Kuang Fu organization. In process of reclamation, Han emigrants had to face the challenges from nature, such as geographical restrictions and resources. Consequently, the reclamation route and tribal society was therefor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se limitations.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Han’s society with their reclamation features based on land management, economic life style and religion.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us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allotment agreement from the Taiwan Soutokufu Archives and tribal data collected by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c Sinica. Their family structures and types as well as the status of family separation and inheritance were all discussed so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i.e. the basic unit that forms a society, can be understood. As a result,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example the Tseng’s and the Yang’s in Fusing and the Huang’s in Chikeping, in order to discuss clan formation in a socie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individual clan and local society.

      目錄:請點選以下目次顯示內容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隘墾的形成…………………………………… 17
      第一節 地理環境…………………………… 17
      第二節 拓墾………………………………… 24
      第三節 聚落………………………………… 36
      小結…………………………………………… 40


      第三章 漢人社會的建立……………………………… 43
      第一節 土地經營…………………………… 43
      第二節 經濟生活…………………………… 48
      第三節 宗教生活…………………………… 58
      小結…………………………………………… 65

      第四章 家庭結構……………………………………… 67
      第一節 家庭的組成與類型………………… 67
      第二節 分家………………………………… 72
      第三節 繼承………………………………… 78
      小結…………………………………………… 82

      第五章 家族的社會參與……………………………… 85
      第一節 地方家族…………………………… 85
      第二節 社會組織…………………………… 94
      第三節 社會參與…………………………… 103
      小結…………………………………………… 108

      第六章 結論…………………………………………… 111

      參考文獻 ………………………………………………… 113

      附錄一 峨眉地區「臺灣總督府檔案抄錄契約文書」整理一覽表 131
      附錄二 富興曾家系譜………………………………… 199
      附錄三 獅頭坪楊家系譜……………………………… 203
      附錄四 赤柯坪溫家系譜……………………………… 205
      附錄五 富興楊家系譜………………………………… 207
      附錄六 赤柯坪黃家系譜……………………………… 209
      附錄七 富興曾氏開基略歷…………………………… 211

      圖 次

      圖1-1-1 日治時期峨眉行政區域劃分圖………………… 5
      圖1-1-2 民國67年以後峨眉行政區域劃分圖…………… 6
      圖2-1-1 金廣福墾區位置圖……………………………… 18
      圖2-1-2 峨眉鄉位置圖…………………………………… 18
      圖2-1-3 清代竹塹地區的三個人文地理區圖…………… 19
      圖2-1-4 峨眉鄉山脈分布圖……………………………… 20
      圖2-1-5 峨眉鄉地形圖…………………………………… 21
      圖2-1-6 峨眉鄉水系分布圖……………………………… 22
      圖2-2-1 雍正乾隆年間行政區域圖……………………… 25
      圖2-2-2 嘉慶道光年間行政區域圖……………………… 26
      圖2-2-3 光緒十五年里(保)界圖……………………… 26
      圖2-2-4 竹塹地區拓墾進展圖…………………………… 27
      圖2-2-5 清代竹塹地區土牛溝位置圖…………………… 28
      圖2-2-6 各年代給墾字件數折線圖……………………… 31
      圖2-2-7 各莊給墾字件數折線圖………………………… 32
      圖2-2-8 金廣福拓墾進展圖……………………………… 34
      圖2-3-1 嘉慶十六年(1811)人口數圖………………… 37
      圖2-3-2 光緒十九年(1893)人口數圖………………… 37
      圖3-1-1 金廣福隘墾關係圖……………………………… 44
      圖3-1-2 金廣福租稅結構圖……………………………… 45
      圖3-2-1 樟腦市場運作圖………………………………… 57
      圖3-2-2 1856-1895年樟腦出口價格折線圖…………… 58

      表 次

      表1-1-1 峨眉行政區域沿革表…………………………… 3
      表2-1-1 1896年淡水地區每月氣溫及雨量表…………… 24
      表2-1-2 1933年北埔公學校觀測月均溫表……………… 24
      表2-2-1 清代竹塹地區行政區域的變革表……………… 26
      表2-2-2 各年代給墾字件數表…………………………… 31
      表2-2-3 各莊給墾字件數表……………………………… 32
      表2-2-4 分家契約立書時間表…………………………… 33
      表2-2-5 各莊地名出現年代表…………………………… 35
      表2-3-1 1896年新竹支廳戶口表………………………… 38
      表2-3-2 1896年峨眉地區相關之各街莊人口戶數表…… 38
      表2-3-3 1934年末總戶數及總人口數表………………… 39
      表2-3-4 1934年竹東郡轄內各街莊面積與人口密度表… 39
      表3-1-1 清代峨眉地區承墾土地之隘糧租稅表………… 47
      表3-2-1 清代竹塹地區店舖時空配置表………………… 50
      表3-2-2 1908年南庄地區戶長職業類別表……………… 51
      表3-2-3 1856-1895年表樟腦之出口價格表……………… 57
      表3-3-1 北埔慈天宮建廟時間比較表…………………… 60
      表4-1-1 鬮書立契人關係件數表………………………… 69
      表4-1-2 鬮書兄弟人數件數表…………………………… 69
      表4-1-3 鬮書立契人數件數表…………………………… 69
      表4-1-4 富興曾家獅頭坪楊家赤柯坪溫家分家世代與時間表 71
      表4-1-5 峨眉地區家族各代間家族人數表………………… 72
      表4-1-6 鬮書立契年代表………………………………… 72
      表4-2-1 鬮書立契(分家)原因表……………………… 73
      表4-2-2 曾元秀等鬮書均分家業字析產內容表………… 77
      表4-3-1 鬮書中有無宗教儀式或房親見證統計表……… 79
      表4-3-2 相關人員數統計表……………………………… 79
      表4-3-3 鬮書財產來源件數表…………………………… 81
      表4-3-4 分割產業內容表………………………………… 81
      表5-1-1 富興曾家購置土地契約一覽表………………… 89
      表5-1-2 富興曾家與赤柯坪黃家資產一覽表…………… 91
      表5-1-3 墾戶黃德福購置土地契約一覽表……………… 92
      表5-1-4 富興楊家相關土地契約文書一覽表…………… 94
      表5-2-1 清代峨眉地區金廣福承墾佃戶表……………… 96
      表5-2-2 四合成股夥名單表……………………………… 98
      表5-2-3 吳宣祖嘗股份退賣時間契約件數表…………… 100
      表5-3-1 富興曾家楊家捐款重修隆聖宮名單表………… 105
      表5-3-2 楊送輝慈善義舉捐助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