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十八、十九世紀婆羅洲客家華人研究
摘要:在東南亞(Southeast Asia)華人的研究範疇中,個別族群的研究似乎比不上以整體和宏觀角度看待東南亞華人來的熱門,因此截至目前為止,並未有一本專門論述客家華人的專著。更何況早期的華人,是以方言群為移民的基本單位,而客家人又是這些華人方言群中的重要一群。因此只有對客家人進行具體而細緻的研究,才能對東南亞各地不同時期的華人社會產生正確的認識。再者,客家人在東南亞華人中並非弱勢族群,相反的,客家人在本區所佔的人數極多。據統計,目前旅居於亞洲各地的客家人(不含臺灣、香港和澳門)總數約有350多萬人,其中分佈在印尼(Indonesia)的即有120多萬人,分佈於馬來西亞(Malaysia)至少有100多萬人。 這350多萬的客家人中,勢必對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產生不少的影響。因此如何從以往整體和宏觀的的研究方式跳脫,重新檢視客家人的特徵與影響,將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客家人在東南亞各地造就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早期客家華人在東南亞各地開墾的艱辛與血淚,卻又鮮為人知。有鑑於此,本文希望藉由客家人對婆羅洲(Borneo)各區域的開發,來瞭解這些客家移民,在開發當地時所遇到的各種挫折與努力。 目錄: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客家華人前往婆羅洲的背景 第一節、華人與婆羅洲的接觸 第二節、華人移民海外的原因 第三節、華人移民的方式 第三章、客家華人與婆羅洲的發展 第一節、客家華人對西加里曼丹的開發 第二節、客家華人對砂拉越的開發 第三節、客家華人對沙巴的開發 第四章、婆羅洲的客家華人社會 第一節、客家華人與原住民的交流 第二節、客家華人的民間信仰 第三節、客家華人的經濟活動 第五章、結論 參考暨引用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