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之關鍵公眾關係管理效果初探-以大台北地區客家族群為觀察對象=An Exploratory Study of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the Impacts of Council for Hakka Affairs , The Executive Yuan . ~ Section in the Hakka Ethnic in Taipei Areas
摘要:本研究針對大台北地區客家族群關鍵公眾,進行行政院客委會公眾關係滿意度調查之研究,內容包括行政院客委會的組織公眾關係、溝通效果和組織信譽這三個部分。研究結果如下:壹、組織與公眾關係管理的內涵 一、都會地區客家社團與行政院客委會多屬於估算式的關係結構,以經費補助為主要考量點,但都會地區關鍵公眾客家事務的專業度高於行政院客委會,使得彼此的相互控制度偏低。二、行政院客委會主委雖積極參與客家活動,但是任期過短與政黨色彩,影響主委與都會地區關鍵公眾之間親身關係效果的進展。三、影響關鍵公眾接受行政院客委會政策的因素 (一)行政院客委會必須順應族群得自然發展,過渡介入的結果未必能有利客家社群,反而因未能符合族群傳統和族群需求,引發族群成員不滿與弱化客家族群的熱誠。(二)短期政策內容在宣傳與行銷上較為積極,中期與長期政策則較為缺乏,因而受訪者焦點大多在前者,某些受訪者批評未能對政策評估提出相關報告。(三)行政院客委會政策執行過程中,未能針對客家族群的特質制定規章,而是採用一般政府機構的法令規章,導致外部族群承包主要業務,客家社團參與有限,影響專業關係效果。貳、溝通效果一、公共資訊式的單向溝通模式,使得行政院客委會與都會地區客家族群關鍵公眾難以建立平等雙向的對話機制,導致外部意見難以進入。參、組織信譽:一個固守本分的官僚體系肆、研究架構部分本研究在第三章研究架構是結合Huang(2002)和Brunig&Ledingham(1999)的兩種模式,但在研究的過程發現行政院客委會主委和組織在政策上的表現,對公共關係管理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本研究認為這兩個面向應從原本的子面向提高其位階,獨立討論更能瞭解組織公共關係管理的效果和影響因素為何。目錄:章節目錄………………………………………………………………………………Ⅰ表格目錄………………………………………………………………………………Ⅳ 圖目錄…………………………………………………………………………………Ⅳ 章節目錄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壹、研究動機 1 貳、研究問題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背景介紹 3 壹、行政院客委委會的施政理念 3 貳、行政院客委會的組織架構 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公共關係管理學派 9 壹、管理學派與系統論 9 第二節 組織公眾關係管理效果的測量 11 壹、關鍵公眾的關係管理 11 貳、組織公眾關係的效果測量 12 第三節 政府與少數族群的關係管理 22 壹、政府的族群關係 22 貳、政府與少數族群的關係管理 23 第四節 政府部門與族群關係的相關研究 28 壹、以政府公共關係為主題的相關研究 28 貳、以政府族群關係為主題的相關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壹、組織-公眾關係 41 貳、溝通效果 42 參、組織信譽 43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 43 第三節 訪談對象之選取 44 第四節 訪談大綱 48 第五節 研究設計限制 50 第四章 分析與結果 51 第一節 組織-公眾關係管理的內涵 51 壹、關係滿意度 51 貳、關係承諾 68 參、信任 69 肆、相互控制度 72 第二節 溝通效果 73 壹、利益:溝通的結果是否有利關鍵公眾 73 貳、態度:是否能夠產生彼此的對話 75 參、信念:訊息內容的可信度 77 第三節 組織信譽 78 壹、組織形象 78 貳、組織印象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壹、組織與公眾關係管理的內涵 83 貳、溝通效果 87 參、組織信譽:一個固守本分的官僚體系 88 肆、研究架構部分 89 第二節 討論 90 壹、組織與公眾關係管理的內涵 90 貳、溝通效果 93 參、組織信譽 94 第三節 建議 95 壹、本研究對行政院客委會的建議 95 貳、未來研究建議 98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 國內以政府公關為主題的學位論文 111 附錄二:都會區關鍵族群公眾對行政院客委會政策意見 121 附錄三:影響行政院客委會專業度評價因素表 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