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國立聯合大學第二屆苗栗學「客家祭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2冊=國立聯合大學第二屆苗栗學客家祭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作者:張民光(執行編輯)、劉煥雲(執行編輯)
- 語文:中文
目錄:請點選以下目次顯示內容
研討會論文 頁1-565
1、邱德修、客家牢禮考源 頁1-12
2、黃有志、鄧文龍、從頭份客家文化節成年禮析論客家成年禮的創新發展 頁13-30
3、吳進安、清領時期臺灣儒學的形式、內涵與發展 頁31-44
4、高小倩、吳桂陽、現代化空間的地方性特徵研究計畫-從聚落神聖空間發展意涵探討 頁45-52
5、劉煥雲、張民光、黃尚煃、客家「公廳」與「阿公婆牌」之研究 頁53-76
6、張坤森、邱孔濱、潘志明、由環境影響評估觀點探討苗栗產業發展與環境文化動向 頁77-88
7、陳水木、族群定位與概念迷失-以通霄宗教、語言為例 頁89-100
8、畢威寧、周德榮、從墨子兼愛思想的觀點分析非營利組織的志工管理-苗栗市社褔機構的個案分析 頁101-112
9、林煜超、林翠瑩、徐淑婷、何美慧、苗栗縣大學院校學生網路成癮對人際關係影響之調查研究 頁113-130
10、王幼華、苗栗縣清代早期的移民模式 頁131-144
11、黃有志、鄧文龍、從環保多元葬析論苗栗殯葬禮俗的衝擊與影響 頁145-160
12、潘玲玲、族群、寺廟與信仰-以清初苗栗市寺廟為觀察 頁161-174
13、楊和利、農業支出與社會褔利對農民所得影響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 頁175-184
14、黃尚煃、劉煥雲、張民光、臺灣客家義民廟信仰及其文化意涵之研究 頁185-204
15、蘇瑞蓮、金喆、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研究-以苗栗市、公館鄉簡餐店為例 頁205-220
16、張民光、王幼華、林再復、客家地區外省族群的生命歷程與情境-以苗栗市恭敬里為例 頁221-234
17、劉美容、楊聰榮、從客家祭禮展演論文化保存-以苗栗通宵李氏公廳祭祖活動為 頁235-244
18、劉芳佑、劉煥雲、張民光、黃尚煃、從李氏公廳客家祭儀展演論臺灣客家文化保存之道 頁245-264
19、徐翠真、末代秀才的書房-以詞宗李祥甫《春園留杏集》為研究 頁265-284
20、李易書、從客家祭祖儀式分析祭祀品的遠古類詞 頁285-302
21、徐雨薇、從客家諺語看客家祭儀禮俗精神 頁303-314
22、劉相宜、客家守護神與地方神明信仰之研究-以苗栗市三山國王廟為例 頁315-324
23、徐姿華、地區性的弄璋禮俗-東勢賽新丁粄 頁325-336
24、巫嘉翔、臺灣苗栗四縣客語否定副詞”m”(不)的否定範圍和否定焦點初探 頁337-360
25、房子飲、苗栗賽夏話與漢語的關係詞比較研究 頁361-374
26、張宏欣、祖母的生活-日治時期的臺灣助產士 頁375-384
27、張家佳、三灣永和村楠樹窩張振立家族 頁385-414
28、黃信洋、天使走過人間-試論王幼華(超人何A)一文的塵世救讀 頁415-424
29、柯喬文、日治時期栗社詩文與文化活動 頁425-436
30、張瑞玲、東勢鎮宮廟「降筆」儀式淺談 頁437-446
31、朱心怡、苗栗客語詞序變換對內部結構的影響 頁447-456
32、邱俊榮、苗栗推動文化資產存續與社區營造發展策略分析-以苑裡山腳社區為例 頁457-476
33、林恩睦、從日治初期檔案看清末苗栗大湖地區的產業與村落形戊 頁477-494
34、吳易珍、詔安客家七欠地區-港尾拳頭師父故事研究 頁495-508
35、劉憶萱、節慶活動對地方社會發展之研究-以苗栗縣「旁龍」文化為例 頁509-518
36、吳靜宜、從姓名註記形式論客家婦女生前死後的社會地位-以苗栗縣通霄鎮李氏族譜為例 頁519-540
37、劉煥雲、張民光、黃尚煃、臺灣客家陰宅「佳城」及其文化之研究 頁54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