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年節禮俗=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傳承客家鄉土文化
- 出版地:桃園縣楊梅鎮
- 出版者:桃園縣伯公岡客家文化協會
目錄:請點選以下目次顯示內容
第一章、農曆年 頁1-37
1、年與年關 頁1
2、節氣與年節 頁1-2
3、春節的由水 頁2
4、補過年與過早年 頁2
5、灶神與過年 頁2-3
6、灶神的由來 頁3-4
7、灶神送神與接神習俗的差異 頁4
8、送神與接神的因由 頁4-5
9、過年與孝道 頁5-6
10、天神的尊敬 頁6
11、辭年與尾牙 頁6
12、年節祭品 頁6-7
13、年節拜伯公 頁7
14、祭祖與辭年 頁7
15、大年夜 頁8
16、圓房 頁8
17、除穢 頁8
18、磧年錢 頁8
19、償債與年關 頁8-9
20、吉祥話 頁9
21、年節食品的意義 頁9
22、年糕的由來 頁9
23、光明在望 頁9-10
24、年俗 頁10
25、貼紅 頁10
26、春聯與年畫 頁10-12
27、錢鼠 頁12
28、除歲與守歲 頁12
29、太歲與生肖 頁12-13
30、百事不忌 頁13
31、民俗活動 頁13
32、民俗與食俗 頁13-14
33、元與正 頁14
34、年初一 頁14-16
35、年初一的諺語 頁16-17
36、年初二 頁17
37、年初三 頁17
38、送窮的由來 頁17-18
39、丙丁就是焚燒 頁18
40、年初四 頁18
41、年初五 頁18-19
42、年初六 頁19
43、年初七 頁19
44、年初八 頁20
45、年初九 頁20
46、年初十 頁20
47、水神的傳說 頁20-21
48、年十一、二 頁21
49、年十三 頁21
50、過年節氣的諺語 頁21-22
51、過年遺俗 頁22-24
52、過年祝文 頁24-28
53、伯公的伯公褔 頁28-29
54、其他民俗 頁29
55、過年謠 頁29-30
56、年與節的祭祀 頁30-31
57、春節與元旦 頁31-32
58、過年諺語 頁32-37
第二章、正月半 頁38-48
1、正月半的紫姑 頁38
2、正月半祭掃神 頁38
3、正月半與燈節 頁38
4、燈節的由來 頁38
5、粄圓與元宵 頁38
6、粄圓的由來 頁38-39
7、正月半的民俗 頁39
8、正月半的遺俗 頁39-40
9、正月半其化民俗 頁40-41
10、燈會與燈謎 頁41-44
11、客家常識燈謎 頁44-46
12、正月半諺語 頁46-48
第三章、天穿日 頁49-50
1、水火不容的由來 頁49
2、針節 頁49
3、天穿日拜甜粄的意義 頁49
4、天穿日諺語 頁49-50
第四章、伯公生 頁51-55
1、伯公的形成 頁51
2、灶神的傳說 頁51
3、石敢當與伯公 頁51
4、社稷黎民 頁51
5、伯公的由來 頁51-53
6、文判官的由來 頁53
7、伯公廟的組織 頁53
8、伯公的信仰 頁53-54
9、伯公廟的驚世語 頁54-55
第五章、掛紙 頁56-68
1、節與掛紙 頁56
2、飲水思源與掛紙 頁56
3、掛紙的文化 頁56-57
4、掛紙的由來 頁57
5、史書上墓祭的記載 頁57
6、節氣與清明 頁57-58
7、南方族群掛紙的記載 頁58
8、正月半後,就掛紙的原因 頁58
9、掛紙的意義 頁58-59
10、掛紙的儀式 頁59
11、蘇州賣鴨蛋的由來 頁59
12、墓的種類 頁59-60
13、開青 頁60
14、開青與插青的由來 頁60-61
15、掛紙忌諱 頁61-62
16、撿骨 頁62
17、撿骨的意義 頁62-63
18、金斗甕的由來 頁63
19、二次葬的由來 頁63
20、南方族群盛行撿骨的原因 頁63
21、蹲寮 頁63-64
22、敦親睦鄰 頁64
23、送年 頁64
24、釃地 頁64-65
25、墓祭 頁65-66
26、光宗耀祖 頁66
27、其他習俗 頁66
28、時令諺語 頁66-68
第六章、五月節 頁69-74
1、五月節的由來 頁69
2、不計粽 頁69
3、划龍船 頁69
4、避毒 頁70
5、插菖蒲 頁70
6、掛青的由來 頁70
7、午時水 頁71
8、詩人節 頁71
9、立蛋 頁71
10、食桃李 頁71
11、水門與白蛇 頁71
12、五月節的詩詞 頁71-72
13、時令諺語 頁72-74
第七章、七月節 頁75-82
1、鬼節 頁75
2、鬼月 頁75
3、好兄弟 頁75
4、放焰口的由來 頁75
5、盂蘭的由來 頁75-76
6、傳說中的二十四孝 頁76
7、三元中的中元 頁76
8、三官大帝與中元 頁76
9、中元普渡 頁76-77
10、拜門口 頁77
11、私普的祝文 頁77-78
12、孤棚 頁78-79
13、立燈篙 頁79
14、放水燈 頁79
15、安大士 頁79
16、收孤 頁79
17、禁忌 頁79-80
18、地基主 頁80
19、拜祖先 頁81
20、七月半的諺語 頁81-82
第八章、義民節 頁83-100
1、臺灣客家族群特有的節目 頁83
2、渡臺三禁 頁83
3、施琅簡傳 頁83-84
4、枋寮義民反林爽文 頁84
5、枋寮義民的意義 頁84-85
6、枋寮義民輪流追祀 頁85
7、枋寮義民廟簡史 頁85
8、枋寮義民建廟 頁86
9、枋寮義民精神 頁86
10、義民抗亂匪 頁86-87
11、枋寮義民並不是反對漢人反清復明,其理由 頁87
12、義民廟的重建 頁87-88
13、義民廟的分祀 頁88
14、義民之牛戴潮春 頁88
15、義民祭典 頁88-92
16、三獻古禮 頁92-93
17、枋寮義民祭典三獻古禮 頁93-96
18、枋寮義民史料 頁96
19、竹田義民 頁96-97
20、竹田義民反朱一貴 頁97
21、竹田義民並無反對漢人反清復明,其理由 頁97-98
22、竹田義民反日本入侵 頁98
23、竹田義民建廟供奉 頁98
24、論枋寮義民與竹田義民 頁98
25、義民廟並非萬善祠 頁98-99
26、臺灣義民廟的種類 頁99
27、黑旗軍與黑令旗 頁99-100
第九章、八月半 頁101-103
1、八月半的意義 頁101
2、月餅的由來 頁101
3、中秋的故事 頁101
4、太陰與太陽 頁101-102
5、嫦娥的故事 頁102
6、玉兔的故事 頁102
7、張果老的故事 頁102
8、中秋與節令 頁102
9、中秋諺語 頁102-103
第十章、下元節 頁104-105
1、下元的意義 頁104
2、下元的由來 頁104
3、十月的諺語 頁104-105
第十一章、冬節 頁106-108
1、冬節的意義 頁106
2、牛生日的傳說 頁106
3、粄圓的傳說 頁106
4、牛生日的故事 頁106
5、冬節如過年的由來 頁106-107
6、冬節的習俗 頁107
7、冬節的諺語 頁107-108
第十二章、年節的祭祀 頁109-110
1、年節的期間 頁109
2、過節與節令 頁109
3、天公最大 頁109
4、伯公祭祀最普通 頁109-110
5、年節與祖先 頁110
6、祭拜紙錢的分類 頁110
7、年節祭拜的供品 頁110
第十三章、生命與靈魂 頁111-117
1、生命的永恆 頁111
2、生命與靈魂 頁111
3、往生與香火 頁111
4、生死簿的傳說 頁111-112
5、神主牌與風水 頁112
6、香火籃與風水 頁112
7、供桌與風水 頁112-113
8、靈魂與輪迴 頁113
9、祠塔與風水 頁113
10、褔地與風水 頁113
11、墓地與風水 頁113-114
12、選擇墓地要避開的情形為 頁114
13、子午線與風水 頁114
14、中心線與風水 頁114
15、風水對客家族群的影響 頁114
16、風水諺語 頁114-117
附錄 附錄118-141
一、結婚文化講義 附錄118-121
二、殯葬禮俗講義 附錄122-124
三、臺東縣國民中小學鄉土語言教學教師研習教材 附錄125-127
四、渡臺悲歌 附錄128-130
五、結婚吉祥四句 附錄131-141